人類總要犯重複的錯誤,而美國總統特朗普犯的錯誤特別多;更要命的是,他常在做出錯誤決定後又臨時反悔,勞煩手下收拾爛攤子。中美貿易紛爭曠日持久,或因無緣參與中國的九三大閱兵,或因念念不忘想見的人仍未見到,特朗普上周五(10月10日)突然在社交平台發難,宣布自11月1日起對中國加徵額外100%關稅。市場頓時緊張,憂心中美貿易戰全面升級,股市當日一度急挫。但不到兩天,他又軟化口風,「TACO」(Trump Always Chicken Out)再度靈驗,10月13日美股三大指數開盤即顯著反彈。
先以最大聲量靠嚇,企圖逼對手就範;見市場勢色不對,立刻踩煞車。特朗普一句話足以讓市場翻雲覆雨,但朝令夕改,最辛苦的是他的下屬。財長貝森特原本或已摩拳擦掌,準備與中國來一波大的,偏偏老闆先縮手;做打工仔的他,只能出面打圓場,聲稱中美已「大幅緩和緊張」,兩國元首會晤如期,並強調「100%關稅不必發生」。話說給誰聽?一半安撫市場,一半替老闆留退路——大家心照不宣。
「苦命打工人」一詞,用在特朗普幕僚身上,再貼切不過。全世界看著貝森特如同隨時待命的消防員,一邊提著滅火器滿場追著總統跑,一邊還要擺出「一切盡在掌握」的專業笑容。總統社交媒體上一條推文,到了幕僚案頭,要先加上幾層「政治語境」,再補上若干「政策細節」,彷彿原本就有一套周密設計。在這種高度個人化、即興式的「侵式治國」風格下,如何回應記者對政策的提問,成了下屬的臨場填充題。
特朗普一而再的「TACO」,雖短期托住了指數,長期卻透支了信用。久而久之,大家也學乖了:市場學會半信半疑,美國對手學會「已讀不回」,幕僚學會準備三套方案——A給今天,B給明天,C給打臉用。而貝森特身在其中,他不能輸,因為輸的不是他一個人的面子;也不能贏得太漂亮,因為會蓋過老闆風頭。這就是他的宿命:既要背鍋,又要微笑;既要懂金融,又要識「通靈」。
特朗普的政策像回力鏢,丟出去環繞地球一周,常常砸得自己頭破血流。貝森特等幕僚能做的,是在回力鏢飛行途中計算角度、修正風向,盡量讓它回來時減少破壞、讓老闆少受點傷。特朗普唯一不變的,是他總在改變;而貝森特最大的穩定,是他總在努力穩住變動。這,便是「苦命打工人」最無奈的日常。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