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的8月15日,日本昭和天皇播放《玉音放送》,宣布日本接受波茨坦宣言,願意無條件投降。我國自1931年9月18日開始的抗擊日本軍國主義的反法西斯戰爭,終於得到勝利。9月3日是國人認定的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紀念日,我國亦會在今年9月3日舉行大閱兵,據說除了一大批先進武器和各種男女兵的方陣外,還會有機械人方陣。倘真如此,真的會令全球各國大開眼界,也會震懾一眾「獨立」勢力,尤其蠢蠢欲動的「台獨」勢力。
敏銳的內地電影人今年推出至少3齣抗日電影,分別是:《南京照相館》、《東極島》和《731》。前兩部已經在內地播放,筆者亦已看了。《南京照相館》廣受好評,票房高歌猛進。逃到海外黃絲及我國的台灣地區綠媒便坐不住了,污衊這些電影是「仇恨教育」,是「轉移民眾矛盾的伎倆」。這其實是黃絲和綠媒的謬論,轉移視線的是他們,而不是上述電影。對內地電影人來說,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當然是很好的商機,可以借抗日電影來吸引觀眾入場。逃到海外黃絲不願認識今天的中國,以為一切都是政府在背後指揮。其實內地市場化程度之高,超乎黃絲們的想像。用內地同胞的話來說:很捲!在競爭激烈的內地電影市場,80周年紀念,當然是拍抗日電影赢面比較大。拍一齣電影,投資額巨大,投資方當然會考慮中國人重視「逢五逢十」這個因素。
至於所謂「仇恨教育」,那更是謬論。筆者看過《南京照相館》和《東極島》,電影中顯示的日本軍人的殘暴,只是真實歴史的一小部分,可謂小巫見大巫。任何人只要翻查相關文獻,日本軍國主義者的滅絕人性,都會令人義憤填膺。上述兩套電影也沒有任何仇恨日本人或日本這個國家的對白,電影中一眾角色的對白,只是對日本軍國主義的殘暴和蹂躪的控訴。其中一個觸動筆者的場面,是在《南京照相館》結束後出現的8個大字:「銘記歴史,吾輩自強。」一個民族必須知道自己的歴史,尤其坎坷的血淚史,但這不是煽惑對別國的「仇恨」,而是從中明白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歴史,我們日後如何避免歴史悲劇重演。
至於我國的台灣地區綠營媒體的所謂「轉移內地矛盾」,那更是令人失笑。我國官方從來沒有否認今天面對的經濟環境。由數年前開始倡議「內外雙循環」,到今年7月19日李強總理在西藏宣布啟動雅魯藏布江的1.2萬億人民幣世紀水利工程,在在顯示我國以各種措施拉動我國經濟,好能達到每年約5%增長的速度。筆者在內地四處遊走航拍,也見到各地商場和景點的人山人海。內地同胞的消費力,仍然強勁。反而我國的寶島台灣地區在7月26日之前大半年,一直把社會注意力放在所謂「大罷免」的政爭上。「大罷免」最終變成「大失敗」,台灣地區也在過去一年裡,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宏大基建或惠民措施。兩相對照,海峽兩岸的同胞,哪一邊的幸福感和Can Do精神更強,彰彰明甚。
9月3日大閱兵和一眾抗日電影,真正的目的是激發吾輩自強。我們不會對別國人民有仇恨,而是對個別的隨便傷害別國人民的事深惡痛絕,也必定依法懲治。我們紀念抗日勝利,反對的是法西斯主義,反對的是軍國主義,反對的是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蔑視!
原圖:網絡圖片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