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前,西風絕對壓倒東風,那個時候的留學生是天之驕子。但近年西方教育質素下降,地緣政治局勢急劇變壞,出洋留學再不是時髦了。而近日內地有企業家更發表了針對留學生的言論,引起輿論嘩然。這讓人勾起,留學生在中國近代史中所擔當的角色,值得回顧一下。
因為美英科技進步,多年來無論在內地抑或香港,留學美英等西方國家的理科畢業生學成歸來,他們找工作一般都比較容易,是有一定的優勢。但近年國際局勢風起雲湧,中美博奕升級,也加劇了兩國的間諜戰風雲,內地留美學生受到美國政府的歧視對待之外,近期一則國內某知名女企業家以徧激眼光看待美國留學生,令海龜(即海歸,海外留學歸國人員的諧音)對國家的貢獻這個問題再次成為公眾談論的焦點。
近代中國最早的大規模留學潮始於晚清時期的第一批官辦留美學生,以及八國聯軍之後,美國歸還部份庚子賠款作為獎學金而得以赴美留學的那一批學生。這兩批人當中有不少日後成為了影響中國近代化進程的重要人物,例如中國首位鐵路總工程師詹天佑、著名教育家胡適,以及「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等等。
共產黨建立新中國之後,在1978年底,派了第一批52名留學生赴美,翻開了中國留學史新的一頁。令筆者敬佩是這批年青才俊學成之後,全部回國報效國家,為祖國走向現代化起了關鍵作用。以當時中國在科技、經濟、民生和社會發展等範疇都與美國有天淵之別的差距,這批留學生在學成後,並沒有留戀在美國發展的黃金機會,反而全部回國貢獻所長,的確令當時美國人大感詫異。
與百多年前的留美學生是從幼童和少年人中揀選不同,這52名留學生全是從清華、北大、中科院等國內高等學府挑選出來的成年尖子。這批人中,有7人成為國家院士,包括當時作為總領隊-著名鑄造及材料加工專家柳百成、數學家/拓撲學家姜伯駒、數學家張恭慶等等。其餘數十人獲得中國科技進步獎,全部成為各自領域的教授、知名專家或學術領軍人物,為我國這幾十年來的科技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正因為有這批愛國才俊回國,為祖國打下堅實的科技和工業基礎,以及替國家培養一批又一批的後進,令中國發展一日千里,成為今天世界工廠和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今次特朗普2.0關稅戰,全世界只有中國有實力與美國奉陪到底。飲水思源,全靠這班訪美學者和他們的學生所創下的雄厚基礎。
另外,在此不得不提促成這批52名留學生赴美計劃的「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信心和眼光。計劃最初構思時,中美兩國還未正式建交。但他大膽向美國提出,表明中國要實現四個現代化,需要科技知識,美國是最先進的國家,應該幫助中國。他並且要求該批留學生只入讀美國的一流大學,學美國的一流技術。在當時中美關係良好的氛圍下,時任美國總統卡特也爽快答應。當時已是1978年秋天,距離中美兩國1979年1月1日建交的日子只剩下數月時間,留學生選派工作得馬上展開。
當時國內有強烈的反對聲音,認為這樣大規模派遣留學生出國是新中國建立後絕無僅有的事,而去的地方又是西方最發達的國家,學者派出去之後若不回來怎麼辦?但鄧老說:「你先把人給派出去,不要怕跑,跑10%、20%,還有80%。」另外,也有意見認為,國家應該像以往派遣留學生那樣,對這批赴美留學生統一安排食宿,集體管理。年輕時到過法國勤工儉學的鄧老豁達地回應:「留學生管理不要那麼死,留學生可以住在外國朋友家中,如果怕同社會接觸,這樣不利於學好外文,也不利於瞭解社會」。事後的歷史進程證明,鄧老的信心、洞察力和遠見,將國家的發展帶上一個新的台階。
近年,中國國力快速提升,美國的國力則急速滑落,不僅令雙方表面的明爭白熱化,枱底下的暗戰更厲害。為了更快和更準確掌握重要的中國情報,美國中情局將原本應該低調的間諜活動變得高調,公然在媒體發佈視頻招募「中國間諜」,教導內地網民如何「翻牆」登錄美國網站,如何與中情局取得聯繫。當然,某些留美學生確實也成為中情局策反的對象。為一挫美國的囂張,中國也不時公佈一些重大的間諜案,當中牽涉有當事人在外國留學期間,認識了美方情報人員,慢慢墮入對方的金錢陷阱,最後被策反出賣國家。
或許因為受了中美間諜戰風起雲湧的影響,國內知名女企業家,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近日說了針對留美學生的歧視評語,在全國引起爭論。她說格力絕不聘用海歸派,因為擔心海歸派裡面有間諜,所以只會僱用國內高校畢業生。此言一出,輿論嘩然,批評她「以偏概全」、「觀念落後」、「背離常識」、「與時代脫節」等等的評語此起彼落,事件至今仍在發酵中。
筆者認為,中美博奕正進入決勝負的關鍵時刻,也是兩國人才大比拼的重要時刻。團結原有人才和為外來人才創造理想的科研環境,讓他們能安心為中國貢獻所長是至關重要。正如上世紀90年代時,蘇聯解體,我國以非常優厚條件吸納了200名烏克蘭專家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幫助我國提升軍事能力。而美國之所以能發展成為超級大國,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也是它由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開始,一直擅於吸納全球優秀人才,給他們發展機會,幫助美國在科技、軍事、工業、經濟、金融和政治等領域取得飛躍進步,奠定強國的基礎。
歷史的發展是不可思議,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擅長搶人才,被喻為「民族大熔爐」的美國近年因為內政不善,債務飆升,外交失衡,樹敵太多,令它不得不作出戰略收縮,以便集中精力來對抗中國的快速冒起。對美國政客來說,最為快捷的方法就是截斷中國學習先進科技的途徑。禁止高科技產品的技術出口到中國是其中一個方法,也一直實行中。此外就是限制中國理科學生到美國留學。美國幾年前開始,已中途撤銷大批中國留學生的簽證,也禁止那些被視為具有安全風險的中國學生和研究人員入境。以哈戰爭爆發後,美國的反猶太示威在全國大學遍地開花。美國當局找到借口,順道將很多沒有參加校園抗議的中國留學生與其他巴勒斯坦裔國際學生一併處理,將他們的簽證撤銷。
美國政壇大規模調查華裔的浪潮還包括久居美國的華裔科學家。由2018年開始,2022年一度暫停,但最近又疑似重新啟動的「中國行動計畫」是為了清除「華裔間諜」,向所有美國國內的華裔科學家展開審查。當中,數百名曾與中國有過學術交流的科學家都受到牽連,不少在缺乏證據的情況下被指控。雖然後來很多都能脫罪,但身、心、靈都嚴重受損,也足以令美國的華裔科學界人心惶惶。大批華裔科學家選擇回歸中國,其中包括被譽為「納米發電機之父」的物理學家王中林,以及華裔頂尖數學家孫崧等等。孫崧被視為華人中最可能獲得有「數學界諾貝爾獎」稱譽的菲爾茲獎。
在此中美博奕最需要人才的關鍵時刻,美國政壇的反華勢力卻為我們送上大禮,限制中國留學生,以及令到大批優秀華裔科學家重投祖國懷抱。中央和港澳兩個特區政府都努力優化吸引科技人才的條件,讓他們能安心留在中國國土內盡展所長。
請不要忘記,榮獲「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的兩位科學界巨人鄧稼先和錢學森都是海歸派。間諜活動無孔不入,任何界別都有可能被別國特工滲透。針對留學生可能是間諜的言論實在是以偏概全,只會分化社會,對己對人對國家也沒有好處!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