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博客

疫情和大停電後 政府更應反思漁農業保障機制

2022.06.29 08:00 博客 讀者投稿

大西北一夕之間大停電,震驚700萬港人。一條電纜橋燒毀竟然導致數十萬人無電、無水、無網絡兼無訊息。讓人再度深思香港的基建、電力安全和保障問題之餘,其實停電問題對漁農業的影響也可以十分嚴重,例如︰供氧器停電停止運作可導致養魚大量死亡、部份農場也有低温冷藏庫存儲禽畜精、卵和種籽等等。而今次的西北大停電中,也不幸導致米埔有養魚塘的養魚大量死亡。

現時政府有「緊急救援基金」,當中漁農業的天災援助一向被業界詬病款額甚低,2018 年為, 獲發援助金的漁民的平均損失金額約165,000元,但同年獲發的援助金只有約6,000元,只是聊勝於無,然而政府指今次停電不是天災,養魚戶可能連數千元的援助也沒有。可能會有人問,要保障自己的經營不應該自己購買保險?不過香港的市場上卻根本非常缺乏相關保險產品,甚或是「買10,000元賠11,000元」的保險,除非有關當局或責任一方作出恩恤或賠償,否則受影響漁農戶隨時「渣都無得剩」。

研究將內地保險產品引入香港

事件再度反映出現時香港的漁農業保障落後。筆者作為何俊賢議員的助理,幾年前曾按議員指示請求立法會秘書處資料研究組就漁農業的保障進行資料搜集,(詳情可參閱https://www.legco.gov.hk/research-publications/chinese/1819in18-agricultural-insurance-schemes-in-selected-places-20190822-c.pdf),農業保險目前已遍布全球最少104個地方,即使一些地方的農業保險缺乏商業持續能力,一些政府會作出「包底」,最終讓漁農戶可購買保險產品。經過疫情洗禮,內地食品暫停供港,雖然在國家的關懷和關注下很快得到恢復,但期間也嚴重影響市民生活,而本地漁農產品卻在短期內擔當起非常重要的後備供應角色;漁農業可持續發展作為特區政府多次提出的目標,就此,香港政府也進一步推動海魚養殖業發展,縱使一些深海網箱和桁架技術可有高達8至9成的養殖存活率,但成功與否仍非常取決於是否有足夠的保障機制。就此,政府當真需要思考如何強化本港的漁農業保障,也可參考現時部份香港籍港澳流動漁船可參與內地保險的做法,進一步與內地部門和機構溝通,研究將大灣區甚至內地的保險產品引入香港。

意外是意料之外, 99.999%的供電可靠度也可以因火災而引發大規模停電,證明即使如何做好本份,滴水不漏,也有發生意外的可能性,這也是不少人士對加入行業卻步的重要原因之一。期望新一屆政府應儘快研究上述業界已提出多年的訴求,締造讓業界可以安心生產、持續發展的良好環境,一起同譜新篇。

作者:香港漁民青年會主席、新界青年聯會副主席、漁農界選委 崔景恒

原圖:星島日報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le/1763246/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