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博客

「新‧獅子山精神」是留給未來特首的考題!

2021.09.19 22:00 博客 吳志隆

談及香港精神,大家可能衝口而出是「獅子山精神」,代表努力拚搏、同舟共濟云云。但這個源於1970/1980年代的說法,在2021年還被大多數香港人所認同嗎?這是個有趣的思考。

週五陪同一位擔任全國政協的朋友低調探訪油麻地社區的一個化腐朽為神奇的特色行業。筆者早到現場,在果欄附近「八卦」民情,有在休息的貨運工人在談香港市道,而我們去探訪的那位用爛木變化出一盤生意的巧匠叔叔與協助他打理生意的子女,對香港都有不一樣的了解與期許。或者730萬香港人有730萬個故事,但同屬於這個城市的精神還是「獅子山精神」嗎?

「獅子山精神」走到2021年,應該有新的內涵支持香港繼續往前。過往強調奮發自強、同舟共濟的「獅子山精神」強調的是這個城市人口的內部團結與拚搏。但在回歸快將25年的一國兩制下,「獅子山精神」從來沒有進一步論述香港與國家同氣連枝的關鍵內涵,這種有政治缺陷的香港精神象徵是否可以匹配「一國兩制」的政治格局,是個值得繼續探討的焦點。

與國家同步前進

我們在油麻地的探訪中,將木頭玩出花樣的「爛木教授」馮先生樂於分享自己的創業故事,半生打拼盡現獅子山精神,事業的騰飛也與國家與家鄉政府的支持身有關係,一方面造福家鄉一方面壯大自己的商業版圖,這是自改革開放後,很多港人的故事。當談到早日通關的問題,他與子女都希望早日通關,因為大家都知道,香港與內地的人口流動才是製造財富的重要動力。這些故事當中,有自強、有奮鬥,也有同舟共濟,但是「與國家同步前進」這個因素不能被忽視,因為今天香港需要讓社會認識到這一個客觀事實。

但從務實的公共行政角度來思考,今天的香港迫切需要凝聚一種切合時代發展的社會價值觀,來彌合撕裂,重新凝聚社會的方向。這個問題在當前動輒分藍黃的今日香港,顯得特別重要。而未來有意想帶領香港走向未來的行政長官,無論是他還是她,都需要對「香港精神」的概念有一番可說服大多數香港人的論述。

香港未來的發展內有人才與錢財,外有國家政策與國際舞台,比較欠缺的是整個社會統一的方向,與推動大家相同一方向前進的內在力量。在同樣打著愛香港的旗號下,社會上對香港未來存在藍黃兩種比較主流的看法,但互相不能說服對方,繼而造成社會撕裂,然後社會在互相角力中內耗,這樣的香港明顯沒有未來。

如何形塑「新‧獅子山精神」,這是今天香港留給未來特首的試煉!

原圖:星島日報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le/714553/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le/1308575/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