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生活

漫話老瓷(07/03)

2020.03.07 23:00 生活 黃艾

宋瓷溫厚含蓄,樸實無華,其獨特之氣韻讓藏友痴迷,尤其以民國時期舊派藏家包括日本藏家在內。清瓷,尤以清中、後期的,在從前根本不入藏家法眼。唯中國經濟起飛,全民收藏,近廿多年來,各大拍賣行之明、清官窯貨底已紛紛以策略性的高價拍出。棄藏者幾乎全是老派藏家,而購藏者亦幾乎全是已發財之新進藏家。直至近十來年,明、清官窯瓷器不斷反覆重拍,藏友就知道宋瓷重現江湖的日子來臨了。果不其然,近年宋瓷又被幾家大拍賣行重新包裝,重蹈當日明、清瓷之軌跡,不斷以策略性天價成交。在佩服拍賣行之商業謀略之餘,更欣賞新進瓷友品味之提升。但如此一來,部份藏友當日抱投資炒賣心態以天價購入的明、清官瓷,又要等多久才能翻倍拍出呢?

南宋官窯青瓷葵花式洗二款

現今全國有170個縣發現古瓷窯遺址,其中130個有北宋老窯。包括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與及宋代「八大民窯」,即河北磁州窯、陝西耀州窯、河南鈞窯、河北定窯、江西景德鎮、浙江龍泉窯、福建建窯、江西吉州窯。

劉鑾鴻(左) 、區百齡(中) 、劉益謙(右) 之汝窯洗

實則「五大名窯」傳世瓷器極為稀罕,主要藏於兩岸故宮、大英、大都會等各大博物館。現今評定博物館館藏瓷器級數,都以收藏「五大名窯」精品瓷器多寡為依歸。其中汝窯瓷器存世量最少,流通市場更如鳳毛麟角,可能再流通者,迄今只有三件,兩件在香港,一件歸區百齡,一件歸劉鑾鴻;另一件則歸上海歸劉益謙。倘有足夠資金,又機緣巧合,瓷友尚有一絲機會購得。至於羅桂祥之一件,現藏香港藝術館,應不再流通。

南宋龍泉窯青瓷鳳耳瓶 (左) 及如意耳瓶 (右)

宋瓷在海外的收藏,以日本為最,最負盛名者,為宋代日本僧人回國時攜返之建盞「天目碗」。事源宋代鬥茶之風甚盛,當日國人追捧黑瓷,各窯相競釉色、造型、裝飾手法,燒製了幾許極品;例如兔毫盞、油滴釉等,皆為動人心魄的瓷品。筆者從前有為文介紹過各大日本博物館館藏的國寶級瓷器,此處不贅了。

宋茶盞三款

筆者一向推崇藝術陶瓷生活化,而且身體力行;家藏瓷器,除部份特別名貴者,保留用作陳設外,瓶罐尊必用於插花,盤碗用於盛物,文房茶壺茶盅茶杯則用於其原來功能。至於西洋茶具及日本瓷具,則為舍下日用瓷。我所知今日與筆者理念一致的瓷友,大有人在。但殊不知,今日傳世的各種形制的宋瓷,如碗、盤、洗、盞、瓶、壺、罐、缽、尊等,當日原來都是日用瓷而已。

大英 (左) 、土耳其(中) 、伊朗(右) 博物館藏元青花

今日懂明、清瓷者多,識宋瓷者少,能辨窯口者更少。至於元青花,在中國是一個相對新的學問,兩岸故宮館藏也沒有元青花,亦從來不是傳統研究項目。目前在兩岸未見發表過一篇有份量的談元青花的文章。反而筆者不以陶瓷為生者,還發表過多篇蕪拙的論說和考證。

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藏元青花

研究元青花的原始資料是英文,1956年發表;國人六十年代才開始研究元青花,之前根本不識。當年、甚至當代中國懂英文的研究員不多,就算精通外文,當時也沒機會閱讀,大部份知識只是憑圖片與及口耳相傳。

到目前為止,全中國各地博物館只有45件元青花館藏,很多專家和瓷友根本沒有機會見過,算見過也未摸過,摸過也未比較過,更遑論赴土耳其、伊朗等地上手印證正宗元青花館藏了。元青花沒有明、清、民國仿的,因為當時根本不重要,也沒市場。但自從近年元青花拍賣拍了天價,便出現大量元青花仿品和偽專家了。現在市面上的元青花瓷片和瓷器大都是近代假貨,騙了「專家」,「専家」騙了藏家。

江西高安19件元青花瓷出土情景

原圖:作者提供(頂圖為宋定窯白釉花口溫酒碗及獅鈕蓋執壺)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