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社會

環保取態 貧富有別

2019.03.18 16:00 社會 施永青

在窮人的眼裡,環保只是富人的奢侈要求;燃油稅、膠袋徵費、垃圾分類及用者自付等,無不增加窮人的開支,令生活更加難過。所以法國的黃背心運動參與者,把環保概念放下不顧,公然反對為環保而徵收的柴油附加稅。他們覺得,當今天的生活也快要無以為繼的時候,還怎有條件去理會子孫後代的環境保護?所以,與窮人講環保沒有用,他們沒有條件在這方面太著意,他們有很多更緊迫的問題等著處理。

他們明知劏房的走火通道不合規格,入住後風險很大;但自己的付租能力有限,危險也只好暫且不顧。他們住的地方連窗也沒有,跟他們說要看山脊線,真是「何不食肉糜」!其實,要看到山脊線,只是富人才會有的要求,於窮人來說,他們寧願早點入住屏風樓,也好過長年輪候公屋捱貴租。

有人或者會說,香港的基層中,一樣有很多人環保意識很強。他們甚至願意犧牲眼前的利益,去為環保做貢獻。然而,以國際層面來衡量,香港已算是相對富裕的社會,香港的基層只是相對貧窮,並非絕對貧窮,根據世銀的資料,香港的人均GNP高達46,310美元,但大部分非洲國家的人均GNP卻連1,000美元也不夠,香港是他們46倍。這些落後地區的民眾,連餵飽自己的肚皮也有困難,怎有閒心來講環保?此之所以,環保組織大部分都發源於發達地區。

我名下的基金曾去過一些落後地區,設法推廣一些與當地人息息相關的環保生活方式,就是不要把垃圾與污水隨便丟進河裡,這會對他們的健康造成威脅(河水是他們的飲用水)。結果並不成功,他們無意改變自己已習慣的生活方式。我們能夠做到的,只是每隔一個時候,組織志願者去清理河岸邊積累起來的垃圾,最後,由於連志願者也感到氣餒,項目只好告終。

我的基金亦去過內地一些地區,教育當地人該如何處理從海外運過來的電子廢物,以免污染環境,並危害自己的健康。但依然有人置自己的健康於不顧,寧願簡化工序,賺點快錢。幸好,中國政府已全面禁止輸入洋垃圾;否則,單靠志願組織去遊說,效果有限。但中國政府亦要到兩年前才敢立例,因為處理洋垃圾涉及很多人的生計,若果經濟未發展到一定的水平,就貿然禁運,會嚴重影響某些人的生活。

香港常有人埋怨內地在環保上做得不夠,但當內地下令禁止洋垃圾進口時,香港人才知道,原來香港有些公司專做搜集洋垃圾賣去中國的生意。禁止垃圾進口會影響這些人的生計。此外,香港亦有一部分長者,依靠拾紙皮與鋁罐維生,內地禁止入口垃圾亦會影響他們的生活。在在顯示,要環保就得付出代價。

過去,西方發達國家一般都比落後的第三世界願意為環保付出代價,但近年由於第三世界經濟發展得很快,而西方國家卻發展緩慢,西方的地方優先主義迅速抬頭,導致發達地區也不願意為環保付出額外代價。美國就率先退出了國際氣候協議,而其他國家的民眾也有類似的聲音。人類在環保議題上,正面臨倒退。

原載:am730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新聞/環保取態-貧富有別-165692

原圖:大公報

http://news.takungpao.com.hk/paper/q/2017/0916/3494249.html

http://news.takungpao.com.hk/paper/q/2017/0603/3457055.html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