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博客

印度多年來懼華妒華 特朗普卻使其親華

2025.08.15 16:00 博客 曾財安

在1949年成立之初,新中國窮得叮噹響,百廢待舉,又被美西方國家經濟封鎖,舉步維艱。那時的印度根本瞧不起中國,以為其唯一的改變只不過是換了一個政府、改了一個國號,骨子裡仍會是積貧積弱,變不出新花樣。相比之下,印度認為自己比中國早兩年、即1947年建國,是當世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而且繼承了英國留下來的工業技術,比起那個一窮二白的中國實在是優勝許多,所以一直俯視中國。

老謀深算,行事素來狡猾毒辣的英國人從印度敗退前使壞,在地圖上憑空畫出一條所謂麥克馬洪線,故意把很大一部分傳統上屬於中國的藏南地區劃給英屬印度,在中印之間打下難以移除的領土糾紛楔子。於1947年獨立的印度堅持有權繼承印英領土,其中包括以印英當局和西藏噶廈地方政府認可的所謂麥克馬洪線邊界,同時派出軍隊佔領並巡邏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的中國藏南約6.91萬平方公里領土。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後,中國解放軍當然也在此地區進行巡邏行動,因此與印軍不時發生發生小規模衝突。 英國當年佈局破壞中印兩國融洽相處與正常經貿發展的歹毒用心終於實現。 

中國一直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睦鄰心態,倡議通過外交途徑協商解決糾紛,但大原則是主權不可侵犯,領土不能丟失。中國的理性態度卻被印度視為軟弱怯懦,不斷得寸進尺,單在1961年就越過實控線建立了43個軍事據點,同時又製造事件,打死打傷中國多名軍人。在屢次警告無效後,中國解放軍於1962年10月20日向入侵中國領土的印軍發起攻擊,中印邊境戰爭爆發。然而戰爭僅持續一個月,事前被吹捧為山地戰專家的印度皇牌部隊竟然不堪一擊,全數慘敗,旅長及以下官兵被俘者多達8千多人。被嚇傻了的印度政府曾一度考慮把首都從靠近戰場的新德里遷到別處,情況之糟糕可想而知。

中國解放軍最後因補給線太長,後勤支援困難等戰略考慮而主動退回原來的實控巡邏線,印度軍隊趁機重新進入原來非法佔領的地區,以阿魯納恰爾邦的名字實施非法管治。不過,中國一直堅持對該地區的全部主權,為在時機成熟時收回領土保留法理依據。戰後,印度雖基於現實原因保持與中國的外交關係,但在戰爭中顏面掃地的陰影一直揮之不去。

自此之後,印度的發展只是一般,但卻擁有與其國力不相匹配的「帝國夢」,更時刻都想壓中國一頭,一報當年慘敗之恨。中國與印度是兩個搬不走的鄰居,基於現實原因如貿易等需要交往,但印度對中國一直存有芥蒂,不時挑起大小邊界衝突,導致兩國相處氛圍時好時壞,消耗了彼此在這地區的發展精力。與此同時,印度的心態從開始時的輕華變成懼華、疑華、妒華,在很多國際與地區事務上反常理地與中國抬杠。

美歐花言巧語  欲借印度牽制中國

印度這種心態與行為當然難逃美國的洞察,於是連同歐洲盟友不斷以花言巧語與小恩小惠加以拉攏,同時向他兜售閹割版的所謂「先進武器」,目的是利用印度牽制中國。印度也不完全傻,反利用美西方國家這種心態,在他們與中國之間的地緣政治博弈中左搖右擺。問題是,印度戰略眼光短淺,號稱不結盟,但自尊自大,一直沒有走獨立自主發展的道路,只是依賴在強國之間左右逢源自肥,成為一個貪小利而忘大勢的國家,大而不強。

過去40多年,中國改革開放卓有成效,印度也東施效顰,變著法子改革經濟,誓要追趕中國。美西方國家當然見縫插針,拋出「龍象之爭」一詞追捧印度,偶爾也稍微扶持印度一把,把他培植為中國崛起的絆腳石。問題是,繼承自英國的西方式民主議會制度並不適合多民族、多宗教、多語言、種姓制度盛行的印度,他從來沒有整合成一個真正的整體,歷來都是湊合地過活,在現代化方面局限在一些如電腦程式編寫、公司高層管理、英文秘書服務業等領域,創新科技與高新工業生產力則完全欠奉。

出於自身利益考慮,印度也積極參加由中俄提倡的國際政經組織,於2001年成為上合組織、2009年金磚組織的創始國。隨著時間的推進及中國的大力支持,加入上合與金磚兩個組織的國家越來越多,政治、經濟、軍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但是,印度在組織內的表現始終強差人意,很多時候行事都是特立獨行,表現出自己擁有與中國一樣甚或是更大影響力的心態。既然是在同一鍋裡吃飯,印度應該向中國擺出有事好好協商的姿態,但他卻不斷在中印邊界製造事端,較為嚴重的就有2017年的中印軍隊洞朗對峙、2020年中印邊境衝突,行為反智。

此外,印度於2007年又參加了由美國牽頭,日本與澳洲組成的「四方安全對話」聯盟,進行軍事演習,打出所謂攜手維護印太海域和平穩定的旗號,實則是想壓制中國。印度抱著美國大腿針對中國的行為於今年2月總理莫迪訪美達到了高潮,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擁抱接待莫迪,宣佈可向印度售賣「最先進」的隱形五代機F35,兩國同時會加大雙方的貿易與投資。其實,特朗普的熱烈表演不過是想在中美貿易戰關鍵時刻,重新利用自號世界第三的印度充當炮灰,但特朗普很快就發覺這次虧慘了。

印巴空戰大敗  慘遭美國敝棄

今年2025年5月7日,印巴在喀什米爾地區發生大規模空戰,巴基斯坦空軍竟然擊落了印度購自法國及俄羅斯的5架高性能戰機,自己戰機則絲毫無損,戰果5比零。10日,巴軍又以導彈癱瘓印度控制區內的70%電網,同時使用高超音速導彈摧毀印度部署的先進S-400防空系統。使用中國作戰體系的巴基斯坦在此戰一戰封神,印度就從南亞霸主神壇上重重地摔了下來。心裡憋屈的特朗普看到印度竟然被巴基斯坦碾壓,已經毫無利用價值,立即棄之如敝屐。在對等關稅戰中,特朗普翻臉不認人,向印度徵收幾乎是地區最高的25%關稅,還警告,如果印度還繼續購買與轉售來自俄羅斯的石油,他會再加征另外25%甚至更高。

8月6日,印度媒體披露,莫迪計劃於8月31日至9月1日訪問中國天津,參加在此舉行的上合組織天津峰會,如成行,這將是他自2018年以來首次訪華。正所謂「能使諸侯自至者,利也」,如今美國已經視印度如無物,莫迪就只能是通過由中俄牽頭的金磚和上合兩個組織,方能避免在國際上被徹底邊緣化。當然,也不能排除美國要榨乾印度的最後一點剩餘價值,壓迫他退出上述的兩個組織,破壞其反美國霸權及抗衡美元結算霸權的團結性。印度最終將會如何抉擇尚有很大的變數,但就目前來看,特朗普的關稅昏招卻有可能使使中印化敵為友。有特朗普這個總統,美國還需要敵人嗎?!

原圖:莫迪FB圖片、The White house圖片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