擾攘我國的台灣地區大半年的大罷免第一輪投票,終於在7月26日(星期六)落幕,綠營以0比25的結果大慘敗。大罷免由投票前預期的「大成功」淪為大慘敗;西方媒體更賦予對綠營很不利的解讀,綠營輸個乾乾淨淨。但台灣地區領導人賴醫生仍然不服輸,仍然寄望8月23日舉行的第二輪的大罷免投票,真的是不撞南牆不回頭。
今次大失敗證凸顯台灣遵行西方式民主,尤其美式民主的弊端——那便是兩黨(執政黨和在野黨)惡鬥下,民生被忽略、被犧牲。本來是「以民主為主」的民主選舉政治異化了,人民的福祉,不再是主題,黨爭才是主題。今次擾攘台灣大半年的大罷免便是最好例子。在過去大半年,台灣朝野有做過對台灣同胞福祉有利的事嗎?
對照內地,同樣是7月,7月19日我國李強總理在西藏宣布1.2萬億人民幣的雅魯藏布江「世紀工程」的啟動,這個工程會帶動我國西南部尤其西藏自治區的經濟,也會大力拉動我國一眾建材的需求。A股市場內的相關股票,應聲飇升。
更重要的是擾攘大半年的大罷免,撕裂台灣社會。綠營大罷免的推手柯建銘竟然在較早前說:投「反對罷免票」的,就是「親共」,就是「中共的同路人」。對於香港人來說,中共是我國的執政黨,親共不是什麼問題。但在台灣畸型政治環境下,這樣等同說「不支持罷免,就是我的敵人」。綠營柯建銘在大罷免前信心滿滿,故放出這樣的狠話;無怪乎在7月26日後,情勢大反轉後,柯建銘的面書充斥著要求他辭職問責的留言。然而綠營的大佬們,無一被問責,其黨主席賴醫生還要「走好最後一里路」,全力「協助」8月 23 日的第二輪罷免,一副「有賭未為輸」的態勢。
今次我國的寶島台灣之所以出現大罷免,全因為台灣在2024年沒有執政黨「全面執政」。綠營又未能和藍營好好協商。這也是西方式民主尤其美式民主無法解決的「天然弊病」。若執政黨不對在野黨給各種政治好處;在野黨會想盡辦法在立法機關內卡你,令你寸步難行。套用20世紀初美國總統威爾遜的名言︰面對充滿敵意之中,你無法組成一個成功的政府。但若執政黨對在野黨言聽計從,客觀上是在「養肥」在野黨,為執政黨在下屆選舉中準備好「掘墓人」。這便是西方式民主尤其美式民主,最惡劣的情況:政治精英黨同伐異,兩黨只顧惡鬥,不理民生,完全忘記了參與政治的初心是「為國為民」。
筆者曾在特區政府工作過,曾切身感受過「一個充滿敵意的立法機關」是如何令政府空轉,社會內耗。看到台灣今天的情況,看到台灣幾乎所有政治精英都把精力虛耗在政爭上,而不是為民福祉上,筆者只能搖頭嘆息。未來一個多月,至少在8月23日前,台灣政圈只會把焦點放在第二輪大罷免投票上,綠營推手由大佬柯建銘算起,各人地位都會穩如泰山,受害受損的只是2,300多萬台灣同胞的福祉。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原圖:賴清德Facebook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