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四月初特朗普發動關稅戰的時候,他聲稱這場戰爭不會引致美國國內高通脹,稅款都會由外國企業承受,亦不會損害美國經濟。然而,根據美國政府週三公佈的初步估計顯示,第一季度經通脹調整後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摺合成年率爲-0.3%,這一數字遠低於市場預期的增長0.4%,也遠不及前兩年約3%的平均增速。特朗普上任百日的第一份GDP成績表,就是負數。所謂關稅戰不損害美國,這個謊言就如皇帝的新衣,除了騙得了特朗普自己,還能騙得了誰?
今年年初,美國經濟自2022年以來首次出現收縮,這是美國總統特朗普貿易政策產生連鎖反應的第一個縮影。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第一季度GDP負增長的主因,正是特朗普關稅戰引發的「搶進口」狂潮。為趕在關稅落地前囤積貨物,美國進口額年率激增41%,創五年新高,而這部分非美國生產的商品直接從GDP中扣除,導致淨出口對GDP的貢獻驟減近5個百分點。消費支出增速僅1.8%,為2023年年中以來最低,顯示美國民眾已因物價飆升而被迫縮減開支。
事實上,美國是受關稅戰衝擊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國內企業都吃不消。網購平台亞馬遜計劃在商品價格上將關稅價格單獨列出來,讓消費者清楚為何價格大幅上漲。這種做法不僅是為了保護亚马逊自身的商譽,也是為了讓消費者明白價格上漲的原因。然而,特朗普知道之後非常著急,親自打電話給贝索斯表達不滿,企圖用政治權力干涉企業運營,擺平事件。最終,在特朗普的壓力下,亞馬遜不得不放棄這一計劃,並稱該計劃「從未獲得批准,也不會發生」。這一事件充分暴露了特朗普政府試圖通過政治權力來掩蓋關稅戰對美國經濟的負面影響,但這樣的掩耳盜鈴之舉,又怎能瞞得過美國民眾的眼睛?中國網購平台拼多多旗下的海外电商平台Temu,增設「进口费」,特朗普一時之間就干涉不來了。消費者心水清,已經開始看清真相。
面對關稅戰帶來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多的美國和歐洲大公司選擇撤回業績指引。一項調查顯示,84%的受訪者表示對當前的政治和法律環境可能對其業務產生的影響感到「有些擔憂」或「非常擔憂」。這些企業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預測者目前認為,美國陷入衰退的幾率幾乎爲50%。消費者也越來越擔心關稅會對勞動力市場造成影響,推高生活成本。美國金融交易和預測市場平台Kalshi目前預期今年美國經濟衰退的概率爲74%。
特朗普的關稅戰,從一開始就建立在虛幻的基礎之上。他試圖通過加徵關稅來保護美國企業和就業,但最終卻讓美國企業和消費者承受了巨大的壓力。當美國消費者、企業乃至整個經濟體系都在感受到關稅戰帶來的壓力。特朗普是否能夠繼續維持他的謊言?答案顯而易見,真相總是會浮出水面,而特朗普的「皇帝新衣」也終將被揭穿。
作者:時事評論員 林暉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