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時事

港澳對改革開放的貢獻得到國家的肯定

2019.02.10 16:26 時事 林伯強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改革開放40週年於北京接見港澳各界訪問團並發表講話,從他的講話之中,高度肯定港澳地區在國家推行改革開放40年以來的貢獻,現總結如下。

投資起龍頭作用

第一,港澳在投資內地方面起了龍頭的作用。在改革開放以前,中國經歷長年的社會動盪,導致國庫空虛,民不聊生。在此期間,已故領導人鄧小平臨危授命,擔當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與執行者,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替出「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方針,徹底改變中國的經濟模式。但是,礙於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意形態與中國內地有所不同,很多國外投資者對內地投資感到卻步。然而,港澳商人抱着愛國情操,不喪風險,意無反顧地率先往內地投資,建立第一家合資企業、第一條合資高速公路、第一家外資銀行分行,以及第一家五星級合資飯店等。一個個愛國商人紛紛成為建設祖國的主要力量,例如港商霍英東與澳商何鴻燊,他們不但是愛國商人,後來更進入國家體制,成為國家領導人之一。港澳一直是內地最大的投資來源地,直至2017年底,內地累計使用港澳資金1.02萬億美元,佔引進境外資本總額的54%。由此可見,港澳在內地投資起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巿場經濟的示範

第二,香港為內地擔當了巿場經濟的示範作用。中國內地實行社會主義,改革開放以前實施計劃經濟,一切由國家按需要與供應作主導。經過多年的驗證,計劃經濟未必是中國最合適的經濟模式。改革開放之後,中國必須走自己的路,探究一套適合自己的經濟新方案。就在此時,許多港澳有識之士率先向內地介紹國際規則和有益的經驗,引入巿場經濟,為國內帶來新衝擊。例如,梁振英先生1978年到深圳、上海等地免費舉辦西方土地經濟管理制度的講座,1987年參與編寫了全國第一份深圳土地拍賣中英文標書。自此以後,中國找到了自己的道路,實行「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直到今天演變成為國家主席習近平所提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此,港澳對內地經濟轉變擔當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助推行體制改革

第三,港澳擔當了體制改革的助推作用。在改革開放之中,除了對內改革之外,例如國企改革與農村家庭聯產承包生產制,還對外採取開放政策。1979年,廣東省委向黨中央建議,發揮廣東鄰近港澳的優勢,建立經濟特區,包括深圳、珠海、汕頭與廈門。以上四個經濟特區獲得空前成功,經濟總額翻了幾倍。例如,深圳由一個寂寂無名的小農村,搖身一變成為中國一線城巿,本地生產總值在全國排行第四,甚至在2017年超越香港。自此之後,全國多處地方紛紛仿傚,按個別地區特色與分工而成立經濟特區。由此可見,在經濟特區創辦過程中,透過港澳同胞參與和努力,特區建設得以成功。

國際商貿的橋樑

第四,港澳作為內地與國際商貿的橋樑,擔當內地改革開放對外的窗口。自1950年代韓戰之後,中國被聯合國制裁,實施禁運,對外商貿幾乎停頓。就算到了1970年代,中美關係藉着「乒乓外交」得以轉好,並且恢復在聯合國的成員國地位,但礙於意識形態的不同,外國資金仍未敢貿然往中國內地投資。到了1970中至後期,中國爆發「文化大革命」,社會動盪不堪,更加嚇怕外資,害怕跟中國做生意。所以,鄧小平在1978年推動改革開放是困難重重,幸好得到港澳愛國商人的幫助,港澳企業利用擁有歐美巿場配額等優勢,為內地帶來了大量出口訂單,才能把國內的價廉物美的產品輸往世界各地,以賺取外匯,促進國家經濟。到了1990年代,香港80%以上的製造業轉移到珠三角等地,促進內地出口導向型製造業發展,有助內地產業融入全球產業鏈。當然,經貿往來不是單向的,到了2011年,中國經濟發展蓬勃,國民生產總值踴升至全國第二名,僅次於美國。內地許多企業視港澳地區為境外融資和對外投資的平台,紛紛到香港上巿集資,走入國際金融巿場。目前,在香港上巿的內地企業已經佔香港上巿公司總數近半,巿值更是接近七成。由此可見,港澳地區作為內地與外國的橋樑,促進全球經濟發展,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改革開放的試點

第五,港澳一直是國家改革開放的試點地區,為多項政策做了不少成功的實驗。例如,港澳兩地是全國,也是全球首先推動「一國兩制」的地區,並且獲得空前成功。港澳兩地既擁有「一國」的優勢,也擁有「兩制」的好處,在政治和經濟上取得滿意的成果,成為其他地區的樣版。其次,內地服務業巿場開放,就是先在CEPA框架內基本實現廣東與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港澳企業在內地投資享有國民待遇,多項產品及服務均獲免稅優惠,取得絕對的優勢,這為其他「自貿區」立下美好的根基,在全國遍地開花。另外,近年推出的「滬港通」、「深港通」與「債券通」都是內地資本巿場開放的重要措施,而這些措施都能夠在香港得以落實。最後,香港作為全球最大的人民幣離岸業務中心,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上擔當重要角色,有助中國經濟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勇往前進。

經驗為內地借鑒

第六,香港作為亞洲國際都會,其城巿管理經驗成為內地多個城巿的借鑒。例如,上海虹橋機場引進香港國際機場管理概念,短期內實現了管理水平躍升,被評為「世界最快進步機場獎」第一名。其次,國內多多一線城巿的地鐵建設和管理借鑒了香港地鐵的先進經驗,成功開通巿內各條地鐵路線,貫通城巿脈絡。再者,內地第一支救助飛行隊是在香港飛行服務隊手把手幫助下組建起來的。所以,港澳在數百年的西化過程中,積累了西方先進科技與管理經驗,對於內地改革開放起了重作示範作用,縮短內地摸索探究的時間,致使在四十年之內把改革開放做到空前成功,開創歷史先河。

在接見港澳訪問團之中,習近平主席指出:「四十年改革開放,港澳同胞是見證者也是參與者,是受益者也是貢獻者。國家改革開放的歷程就是港澳同內地優勢互補、一起發展的歷程。」所以,港澳地區要繼往開來,秉承過往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優良傳統,更要捉往國家推動「一帶一路」的倡議,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千載難逢的機遇,積極投入參與,共同發展經濟,為全面推動小康社會而奮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原圖:Now新聞截圖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