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時事

青年的躁動

2017.08.31 07:50 時事 梁思韻

青年違法衝擊行為,更有人因此入獄,同時讓作為父母的一群大感痛心,為何現今經濟環境比從前好,是否「身在福中不知福」?下一代的躁動不安是事實,必須正視,亦同時帶出青年與當權者對於「安居樂業」的理解鴻溝。傳統管治智慧「國泰民安」,國家富強、老百姓得以安居樂業,這是從「經濟」到「政治」層面,大家可從政府口徑、當權者發言中可到線索。 而青年對於社會公平、民主制約追求,與經濟發展本無矛盾,非零和概念,二者選其中。從兩者理念追求中能平衡共處於同一空間,只有「法制」才是公平公正的穩定劑,亦是讓市民從社會亂象中學習明法達義。

青年欠缺公民教育知識

其實青年對於「公民運動」覺醒不嘗壞事,過往百年英國以「疏離子民主義」教育,讓市民對於監察政府不熱衷,現在下一代公民意識比上一代強烈,就是欠缺合情合理合法態度與技能。這不只是老師、教育局的責任,作為父母責無旁貸,更有責任,教育子女奉公守法地追求理想人生,其中不破壞社會安寧應是最基本原則。同時教導子女看清違法衝擊對社會帶來傷害,不要美化暴力行為。如果說香港欠缺青年教育,更準繩是欠缺完整的「公民教育」知識、技能和態度。 原圖:大公報 http://news.takungpao.com.hk/paper/q/2015/0819/3130949.html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