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時事

辦學須有教無類

2017.05.21 19:00 時事 阿爸父

過去幾年有機會擔任學校校董會成員,學習用管理者角度思考教育問題。學校每年運作資金數以千萬元計,員工動輒達百名,學生隨時上千人,以科層組織來考慮,運作相當複雜。姑且引用政府中小企(SME)定義,一家學校實際上已超過非貿易類企業SME規模。 最近有一些學校管理者消息,今次與讀者分享第一則。首先是某中學動員全校學生為辦學機構賣旗籌款,這善舉雖所籌善款不會太多,但讓學生學習及參與籌款過程,實屬大大好事。前線老師甚有創意,規定如賣旗善款重量不達標,學生須繼續賣旗至達標為止。學生本來繼續hea做至中午限定時間就必須完工;但學生深深不忿,引來媒體踩場批判式報道。

黃媒干預學校實際操作?

我不禁要問,媒體是否想干預學校實際操作?不尊重老師教學理念?用重量方式衡量賣旗成果或有爭議,但也是一把評估尺度,為何不讓學校自己改善獎勵模式?況且事件不涉及人身安全、考試成績等宏旨,媒體卻把一椿學習慈善籌款的過程,當做醜態處理。 其後《立場新聞》刊載激進文章,抨擊本港大部分傳統較大辦學團體的學生成績普通,遠遠不及教區學校的辦學水平。這評論充滿歧視及偏頗,首先該作者所言並非有教無類的辦學精神,以為有規模和歷史的辦學團體必須辦Band 1學校。若按照80/20定律,傳統辦學團體都辦只佔約20%比例的菁英學校,難道其他80%的學生,須交由小規模的辦學團體或教區來承辦?其次,大部分有規模的辦學團體,屬下學校大都涵蓋B1 - B3;而且沒有研究證明,教區學校學生成績是高於其他辦學團體。 圖:網絡圖片 http://img.51tietu.net/upload/2012-7/201207011839465957.jpg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