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地方選舉結果揭曉,共和黨在維吉尼亞、新澤西與紐約等關鍵州市全面潰敗,民主黨大獲全勝。這場被視為明年中期選舉前哨戰的挫敗,不僅重創特朗普重返白宮後的政治聲望,更迫使他緊急端出全民普發2,000美元的大禮包。然而,這看似慷慨的「關稅紅利」,實則暴露了特朗普當局在關稅政策上的嚴重失誤——既無法壓制通膨,又推高民生成本,如今只得試圖以國家財政為代價,掩蓋其經濟決策的災難性後果。
特朗普上任以來,再度祭出高關稅作為貿易談判籌碼,對包括巴西咖啡、中美洲香蕉等日常必需品課徵高達50%的關稅。此舉名義上是「保護美國產業鏈」,但實際效果卻是直接將關稅轉嫁至消費者身上。根據美國農業部與勞工統計局數據,烘焙咖啡價格年增19%,香蕉漲幅達7%,連帶拖累整體生活成本上升。面對民眾怨聲載道,尤其在聯邦雇員聚集的維吉尼亞州,選民用選票教訓了「關稅狂人」。
選後僅數日,特朗普便在社群平台高調宣稱:「反對關稅的人都是傻子!」並旋即拋出「關稅收入回饋全民」的構想,承諾每位公民可領2,000美元。然而諷刺的是,財政部長貝森特竟公開表示「總統尚未與我討論此事」,顯示此舉純屬政治即興演出,毫無財政規劃基礎。更荒謬的是,白宮同時宣布將大幅降低咖啡、香蕉等商品關稅。這無異於變相承認:關稅確實傷及民生,所謂「讓美國再次富裕」不過是口號包裝下的經濟幻覺。
更關鍵的是,特朗普賴以支撐關稅政策的法律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正遭美國最高法院嚴厲審查。多數大法官質疑總統濫用行政權徵收關稅,若最終裁定違憲,不僅現有關稅可能被撤銷,過去徵收的款項甚至須返還。換言之,那筆「關稅紅利」根本是空中樓閣。沒有合法的關稅收入,何來全民分紅?特朗普的派錢承諾,不過是一場精心設計的話術轉移,目的在於將輿論焦點從「政策失敗」轉向「福利期待」,藉此穩住基本盤,為2026年中期選舉續命。同時以「福利期待」向法院施壓,企圖讓法官不敢宣佈他的關稅政策違憲。
然而,這種「花國家的錢贖自己的罪」的策略,終究難以持久。一方面,美國財政赤字已逼近警戒線,普發現金若真的執行,勢必加劇債務危機;另一方面,關稅減免雖能短期緩解物價壓力,卻也等於自打嘴巴,承認先前政策錯誤。更值得警惕的是,特朗普一面喊關稅萬能,一面又急於削減民生商品關稅,暴露其政策缺乏一致性,純粹以選舉利益為導向。
共和黨此次地方選舉慘敗,已敲響中期選舉警鐘。若特朗普繼續以「派錢贖罪」的方式迴避結構性問題,不僅無法重建經濟信譽,反而會加速黨內建制派與溫和選民的流失。當「關稅神話」破滅,剩下的只有帳面上的赤字與民眾心中的失望。歷史會證明:靠撒錢掩蓋錯誤的政客,終將被選民用選票清算。
原圖:The White House官網圖片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HKG報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