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博客

二戰終結80周年 歷史不容篡改

2025.05.12 18:32 博客 吳志隆

今年的5月8日是二次世界大戰終結80周年紀念日,歐洲多國都有盛大慶祝,俄羅斯更加舉行盛大閱兵儀式,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等20多位外國元首共同閱兵,中俄兩國元首共同表態要一起推動世界正確看待二戰歷史,維護聯合國權威和地位,重申二戰歷史的真相不容篡改!

為何中俄元首要特別強調「世界應該正確看待二戰歷史」,因為美國特朗普企圖「重新定義」二戰歷史,引發世界關注。

二戰由納粹德國、義大利及軍國主義加持下的日本所組成的政治聯盟,企圖透過互相支持軍事擴張,共同向全球多個國家出兵以掠奪經濟利益,引發了二次世界大戰,歐洲同亞洲成為最熾熱的戰場。戰爭由1939年打到1945年先陸續結束,歐洲盟軍在1945年5月8日因為納粹德國的投降而將這一天訂為「終戰紀念日」,而亞洲的戰事要拖延到8月15日因日本宣告投降才算正式結束二戰。

對於這場人類浩劫,特朗普5月7日宣布,美國將5月8月定為慶祝戰勝納粹德國的「勝利日」(Victory Day),聲稱二戰是因為美國擊敗了納粹德軍,才為世界帶來勝利,更加揚言「如果沒有美國,世界的解放就永遠不會出現。」特朗普同時宣布,計劃為第一次世界大戰設立一個單獨的「勝利日」,聲稱美國對一戰結束也有重大的貢獻,「沒有我們,這些戰爭就不會勝利。」

有關說法引發世界多國譁然,多國的政府同學術界都強烈反對特朗普的說法,認為特朗普有意誇大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的作用,同時淡化其他歐亞國家在抗擊法西斯的作用。以二戰為例,美國1941年才參戰,超過40萬軍人陣亡,並在諾曼底登陸與擊敗希特勒的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但很多歐洲國家付出的代價遠超美國,蘇聯在二戰中的死亡人數超過2,000萬人,成為納粹德國的最大對手,而英國也損失超過45萬人,全力抗擊日本的中國的人口損失同樣超過1,200萬人,付出的代價遠遠超過美國。今天的世界和平並不是美國一個國家的功勞。

事實上美國並非第一次試圖篡改二戰歷史,就在五年前的終戰75周年紀念日,當時也是特朗普的第一次任期,美國白宮就試圖透過言論來扭曲歷史,一方面聲稱二戰起因是因為德國同蘇聯入侵波蘭,將蘇聯由二戰的受害者變成侵略者,另一方面聲稱美英聯軍才是奠定二戰和平勝利的關鍵力量,抹殺了法國及蘇聯對實現和平所付出的沉重代價。另一方面,美國又刻意將歐洲戰場當成是二戰的全部,刻意忽視日本在亞洲戰場的暴行,也刻意隱瞞中國在亞洲戰場的重要貢獻。

如果歷史被扭曲篡改,後人無法客觀了解發生過的經歷與苦難,失去從歷史中總結經驗的關鍵機會,同時會令民眾的歷史記憶出現撕裂,導致族群對立的問題。從道德方面看,篡改歷史本質是用虛假代替真實,會引發公眾價值觀的混亂,就好似日本首相持續參拜靖國神社、否認慰安婦問題,實質是通過篡改歷史逃避戰爭責任,破壞戰後國際秩序的道德基石。篡改歷史更加會動搖國家之間互信。例如,美國在台灣問題上歪曲《開羅宣言》,為「台獨」勢力造勢,就是導致台海局勢緊張的其中一個原因。 

因此,中俄元首此番特意強調「中俄兩國要一起堅決捍衛歷史真相」、 「抗擊單邊主義同霸權主義」,輿論普遍認為,中俄元首就是指美國特朗普,普京也答應出席8月中國舉行的抗戰勝利閱兵儀式,中俄關係同氣連枝,全因特朗普成為了兩國的共同對手。

但最令人意外的都要算台北的賴清德,竟然在5月8日紀念歐洲二戰終結紀念日首次舉辦官方活動,到底歐洲終戰紀念日,賴清德為何要衝出來搶鏡頭?不過是嘗試向世界輸出有利於民進黨執政的台獨歷史觀,同時想拉近台灣同歐美的關係。但情況好似武俠小說的武林大會一樣,召集人的武功同武林地位要夠高,才可以有足夠的影響力同號召力,以賴清德的水平,這場在台北舉行的紀念活動,連國際新聞都未能夠放在頭條,極其量自嗨一下,強化自身「無敵島主」的信心。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