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博客

特首何必兼任新聞統籌專員?

2022.03.27 15:00 博客 馮煒光

執筆之時,第5波疫情累計已近110 萬宗。 死亡數字,第5波累計6,749宗,3月24日一天便增加192宗死亡個案。 這一周的每天確診數字維持1萬多宗,特首林鄭月娥又宣佈了4 月20日開始分3階段放寬社交距離限制及4月1日英美國家航班回港限制;全港市民都好像見到曙光,咸感第5波疫情行將過去。筆者不敢苟同。

1)近數周的每天死亡數字一直維持在200人上下。這不光是一個數字,而是200條人命,牽扯200個家庭。但醫管局以至特首都未能解釋為何說「三減」(減少感染、重症和死亡)說了個多月,但死亡數字仍然一直高居不下?有沒有辦法減低死亡數字?瓶頸在哪裡?解決方法在哪裡?

2)和內地通關無期。每天1萬多宗確診,相對3月初高峰期的每天7萬宗,當然是降了不少。但相對內地,香港瞠乎其後。這樣下去,香港和內地通關無期。情形會如前特首梁振英所言:「獨港」。香港因疫情而和內地隔絕了近3年,且有一直隔絕下去的可能。這對分佈內港兩地家庭、跨境學童以至香港抓住大灣區機遇,都非常不利。黑暴和攬炒派 2019年「打生打死」未能做到的「港獨」,在港府處理疫情不善下,替他們(黑暴)做到了。

3)特首選舉或許會受影響。政圈盛傳下屆特首選舉會是「澳門模式」,即只有一人參選,然後此人盡力去爭取更多選委支持。時間上4月16日便是特首提名截止期,之後一直到5月8日這21天便是特首競選/拉票期。但剛好港府在4月1日開始放寬英美來港航班,而4月20日又開始分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會否出現疫情反彈而令特首競選/拉票期受影響?特首終究是要面向全港的,除了向現時1,462名選委拉票,也要面向全港,讓市民知道下屆特首會怎樣施政?若疫情反彈,是否所有活動改全改在網上進行?

4)配套改善無期。特首說暫緩全民檢測,並說香港不能和深圳或其他內地城市的配套作比較。但特首在「暫緩」之餘,卻沒有指出如何做好其他配套,以便日後有第6或7波疫情時,可以立馬做全民檢測。例如我們的「安心出行」溯源能力不如內地,我們港人縱使在香港打齊 3針,但因為沒有和內地聯通,故在內地紀錄中等同「一針未打」。這些配套,都非常有用,但今天卻不獲特區政府垂注。

5)特首每天都開記者會,有需要嗎?特首每天11點(周二除外)出來開記者會,等同兼任了新聞統籌專員的工作,但這是對抗疫有好處嗎?更重要的是特首沒可能每天都有新政策/措施的資料提供。特首也在和立法會議員的視像答問大會上承認「不知道李家超司長在獲授權後,豁免那些內地的物資和人事來港」。每天11時開記者會,其背後的工作量非常大,且牽動不少司局長以至其麾下同事來提供資料;與其天天由特首「赤膊上陣」,不如和每天4:30衛生署記者會合併,有需要時才由特首親臨。特首和一眾司局長便可以省下時間專心指揮抗疫,做好協調。

由習近平2月16日發出重要指示至今,特區政府口說肩負「主體責任」,但一個半月下來,卻死亡枕籍,白骨累累;但偏偏每天的特首記者會卻答不出解決死亡數字高企的方法。再加上特首等同兼任新聞統籌專員,是否有點不知輕重?有點對不起近7,000 死去的港人?

原圖:星島日報

https://std.stheadline.com/daily/article/2262681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